球對孩子來說真的很有吸引力,不管是大大小小的拋接球、以數量取勝的球池、或小至彈珠,家裡充滿了各式各樣不同材質與大小的球類。
孩子還小的時候玩球都是用臉接球,現在已經很會玩傳接球了,這個活動變得好像不太能耗什麼體力(這位媽媽...... (´-ω-`) ),已經缺乏挑戰性了,媽媽為此苦惱,球還能怎麼玩呢?
球類運動有好多種,不過對於年幼還不懂規則的孩子來說,主要的差異應該是在於:
① 一種是直接用身體去接觸與控制球類的,像是足球、籃球、排球與保齡球等等,孩子們可以練習到如何去控制自己的身體、手眼協調;
② 另外一種是要透過球拍、球棒或球竿等來控制球的,舉凡網球、羽毛球、棒球等等,孩子們要控制自己的身體去用手上的工具來與球互動,正拍?反拍?距離多遠?工具會不會打到牆壁跟別人?拍下去的力氣跟角度?要思考很多。
所以本來想說下一步往羽毛球發展,球輕、球拍也輕,應該比較適合幼兒玩吧?買了之後玩了一次,媽媽撿球撿到要瘦了(那不是很好嗎?),重點是,球一出去,兩個孩子都搶著要打,那畫面就像偶像劇裡面兩男爭風吃醋要互毆(一起出拍要打球),女子衝出去以肉身護男二(媽媽衝出去怕兩個孩子受傷),然後就被男一拳命中這樣(然後最後只有媽媽受傷這樣,the end),好,把規矩定好,一個一個來,結果孩子也因為常常接不到,再加上風兒調皮的在從中作梗,所以很快地就喪失耐性,敗興而歸,回家後直接就先束之高閣,決定另外想辦法。